《资治通鉴》1141:所谓解心结,就是重构心理结构,重塑审美
丁巳,吐蕃大掠汧阳、吴山、华亭,老弱者杀之,或断手凿目,弃之而去,驱丁壮万余口悉送安化峡西,将分隶羌、浑,乃告之曰:“听尔东向哭辞乡国。”众大哭,赴崖谷死伤者千余人。
丁巳,吐蕃大掠汧阳、吴山、华亭,老弱者杀之,或断手凿目,弃之而去,驱丁壮万余口悉送安化峡西,将分隶羌、浑,乃告之曰:“听尔东向哭辞乡国。”众大哭,赴崖谷死伤者千余人。
回鹘,又名回纥,是铁勒诸部的一支。铁勒,是东突厥汗国统治下北方游牧民族的总称,原居于贝加尔湖以南的广大地区。东突厥汗国灭亡后,铁勒诸部趁势而起,其中薛延陀部率先崛起,建立了薛延陀汗国。薛延陀汗国强盛一时,与新兴的唐朝争夺漠北霸权,结果被打得大败,从此一蹶不振。
“突厥”一词最早出现于唐朝史籍《周书》中,有“兜鍪”“联盟”等含义,其原名“Türk”,有“力量”“出现”“法律”“海边住民”等多种解释。